第一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第一文学 > 汉世祖 > 第207章 燕王心迹

第207章 燕王心迹

第207章 燕王心迹 (第2/2页)

大王对我确实有恩,但我也以死报之!即便如此,我也决定,功成之后,留大王一命,绝无害你性命之意!”
  
  听他这么说,赵匡赞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他,道“如此说来,还是孤薄待于你,还要感谢你对孤的宽仁吗?”
  
  赵思绾默然几许,尔后道“只可惜,我筹谋多时,竟坏于一下吏之手,又为心腹所叛,以致功败垂成。”
  
  “你以为你失败的原因,仅在于此吗?”听其言,赵匡赞讽刺道“自以为是,不识大体,看不清时局变化,看不见人心向背,意以一己私欲而行逆天之举,焉能不败!”
  
  “罢了,事已至此,多说无益!”赵思绾闷着声音说道。
  
  赵匡赞却是眉头一挑,讥笑道“你主动求见孤,就是为了在孤面前,发此一番狂言厥词吗?”
  
  闻言,赵思绾这下收敛了许多,迎着燕王的目光,跪倒在地,抱拳说“大王,我自知罪责重大,族诛也不为过,并无求活之心,我有三个儿子,两子年长,享受了我的福荫,可随我伏法。
  
  唯有幼子,岁不满一年,唯望大王能够全其一命,给我留下一丝血脉。至于我,听凭大王处置,无论何种死法,都无怨言。
  
  若有来世,我仍愿效力于大王!”
  
  赵思绾这番话,倒也发乎于肺腑,带着几分真情,这个滚刀肉的般的武夫,终究还是有其记挂的地方。微微一叹,赵匡赞说“孤不至于害一孺子!”
  
  这算是答允赵思绾留他一血脉,悉之,赵思绾以头磕地“拜谢大王!”
  
  直起身,赵思绾再度郑重地说“大王,请再听我最后一言,务必警惕朝廷。燕军自成一系,迟早为朝廷所忌,还请当心!”
  
  赵思绾显然是彻底钻进牛角尖,到死都拔不出来了。赵匡赞则道“此事,孤自有主张,就不必你再费心了!”
  
  等赵思绾被带下去,赵匡赞又是一叹,毕竟是多年追随的宿将,落个这样的结局,一世英名,毁于一旦。
  
  事实上,对于燕军的处境,赵匡赞心里怎会没有个数,夹在汉辽之间,在朝廷逐步剪除南面割据势力的大环境下,他这个燕王与燕军的处境,只会越发尴尬。
  
  他只有两个选择,一臣汉,二投辽,至于左右逢源,那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。赵思绾狼子野心,选择投辽,赵匡赞的心里,则始终更亲近大汉,毕竟渊源颇深,他父子事业的第二春就是在乾祐皇帝的支持下焕发的。
  
  至于赵思绾一贯所说,汉廷会猜忌,但是,投靠辽国了,契丹君臣就会相信他们。当年,他父亲赵延寿替耶律德光效力十多年,治理幽燕,结果又如何,异族的猜忌一起,后果要严重剧烈得多。若非一场栾城大战,赵延寿当更早在契丹人的猜忌之下至死了。
  
  “大王,高使君来了!”在赵匡赞沉思期间,卫士汇报。
  
  回过神,赵匡赞立刻吩咐召见,还下意识整了整衣冠。卢龙观察使高防,“潞州三杰”之一,当年在刘承祐率龙栖军东出之时投效,并献上潞州。
  
  刘承祐登基后,因幽州多变,边情不稳,在赵匡赞继位燕王之时,调高防北上,这一待,也差不多十年了。
  
  高防实际上,算是朝廷驻幽州的代表,在赵匡赞对幽州的巩固方面,提供了不小的支持,毕竟代表着朝廷的权威。在与朝廷的联络交流之中,维系两方关系,消除误解矛盾方面,更付出了不少的精力。对刘承祐而言,幽州的维稳工作,高防有大功,同时兼有一定的情报工作。
  
  事实上,对于高防所扮演的角色,赵匡赞是心知肚明的,对他的才干与品行,也素来敬重,多年下来,两个人配合得很有默契。
  
  “不知大王唤下官何事?”高防已经54岁了,人苍老了不少,见到赵匡赞,保持着礼节。
  
  “孤这里有一份上呈东京的奏章,想请高公给孤指点一二!”赵匡赞拿起一份亲自写好的本章,交给高防。
  
  高防心中猜测,是关于幽州变局、契丹阴谋的事,但拿到手阅读后,面色为之一紧,变得严肃起来,看向赵匡赞“大王欲请朝廷北伐?”
  
  赵匡赞颔首“契丹先动兵南侵雁门,有阴谋夺取幽州,显然其政策已变,汉辽之间,不复和平,大战随时可能爆发。与其被动等待辽兵来攻,战于国境,莫若集兵北上,夺取燕山诸塞,将契丹势力,彻底赶出塞南!”
  
  闻言,高防想了很久,显然在慎重考虑,终于躬身应道“下官愿与大王,一同署名!”
  
  事实上,赵匡赞这封奏章,也算是彻底向朝廷表态,表明心迹了。他主动邀请汉师大举北伐,王师之来,幽燕也基本就彻底归服朝廷了。
  
  同时,赵匡赞也是有些受够了被契丹人压在头上,时刻有兵临城下之危的日子,憋了近十年的怒怨,也需要发泄。
  
  。
  
  ();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,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