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第一文学 > 白蛇问道 > 第二卷 方腊起义 第127章 诸葛连驽

第二卷 方腊起义 第127章 诸葛连驽

第二卷 方腊起义 第127章 诸葛连驽 (第1/2页)

弩和弓的射程区别在于弓是人力发射,人能把弓拉开多大,是人力决定的,射程取决于弓的好坏和人的力道大小。
  
  弩是机械力发射,人只负责瞄准,力量相对固定。
  
  一般来说,弩的射程是弓的两倍左右。
  
  弩最初出现于春秋时期,传说由楚琴氏发明。
  
  楚琴氏在战争中感到弓箭的威力还不够,便在弓上装臂,创造了第一把弩。
  
  公元前342年,齐国和魏国在马陵交战,齐国军师孙膑在马陵道两侧埋伏了一万多名弩箭手,当魏军经过时,万弩齐发,大败魏军。
  
  秦朝时期弩在军事上的应用极为普遍,依照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发掘,不仅是步兵,当时的骑兵也将弩作为首要作战兵器。
  
  由于弩需要上弦,故在战术上多以弓箭作其掩护武器。
  
  汉朝时期,弩已趋成熟。
  
  晁错于公元前169年写了一篇奏章上呈汉文帝,该奏章中涵盖了他认为汉弩优于匈奴弓的主张。这也是文字上“弩”与“弓”明显分家的开始。
  
  传说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了可以用拉杆快速上弦的连弩。
  
  诸葛连弩,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制作的一种连弩,最先称作元戎弩,被后世称为“诸葛连弩”。
  
  诸葛连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,火力很强,但是体积、重量偏大,单兵无法使用,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。
  
  汉末魏国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,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,威力更大,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,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,所以没有大量生产,后来失传了。
  
  楚国有用于单兵作战的连驽,是诸葛连驽的一种改进和简化,可以装三支箭,分三次发射。
  
  陈家沟从杜家缴获的就是三发诸葛连驽,威力非凡。
  
  三发诸葛连驽是楚军的一种装备,由于威力巨大,民间禁止私自使用。
  
  杜家能拥有近百柄三发诸葛连驽,因为杜知县是官,为了镇压农民起义,楚徽宗允许每个县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,也配备了三发诸葛连驽。
  
  薛家、卫家、沈家只是土财主,并不是大楚的官员,不允许私自收藏诸葛连驽,虽然通过某些渠道弄到一些,数量极为有限,三家一共也就七柄诸葛连驽。
  
  三家选出的七百多人也只是家丁、护院或佃农,倒是有几个能打的护院,因为畏惧诸葛连驽的威力,心里只想着自保,缩在后面。
  
  三家虽然有六百多人,装备却是奇形怪状的。
  
  正常点的能配把刀,倒是似模似样,这些都是经过训练的家丁或护院。
  
  有些人直接扛把锄头,有些人扛根扁担,别人还以为去耕田呢。
  
  地主武装就这样了,楚朝的农民武装就更差劲,不够看了。
  
  他们的冲锋肯定也很滑稽,如果用在村民间的打群架,看谁更狠,拼的是那方人多,倒是似模似样。
  
  这一帮乌合之众,对上装备精良,有上百柄诸葛连驽的陈家沟自卫队就有点不够看了。
  
  首先是组织纪律方面就比松散,再加上恐怖和畏惧心理,行动速度非常缓慢。
  
  在县衙外十里处集结的时候磨磨蹭蹭的,一直等了一个时辰才终于全员到齐。
  
  出发的时候,决定谁冲在前面做炮灰,又迟迟不能决定。
  
  直到那些佩刀的家丁、护院发火了,砍翻了几个扛锄头、扁担的,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才决定了炮灰由扛锄头、扁担的担任。
  
  陈家沟自卫队灭掉数百杜家军的事迹已经在太一城传开了,大家从心底对陈家沟自卫队有一种畏惧心理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,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